订阅
大全 https://www.zmads.com/daquan/ “快开始手术,不要让他来看我!“ 此时任弼时躺在病床上,已经奄奄一息,但还是坚决要求赶快开始手术,绝对不能在手术之前和周总理相见。 医生只好按照他说的,提前开始手术。 周总理则被拦在了手术室外,碰巧他还要赶去去苏联,必须要赶快离开。 手术完成的第二天,任弼时由于病情急剧恶化去世,而周总理也没有见任弼时最后一面。 任弼时去世的时候才46岁,正值壮年,并且他生前与周总理的关系一直都很好。 那么,他为何不愿见周总理最后一面呢? 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件事背后的真相。 任弼时 二次入狱落病根 任弼时在年轻的时候就落下来许多病根,在年轻的时候没有显现出来,之后年纪大了一些,身体就已经不行了。 任弼时出生在一个教员家庭,能得到比较好的教育,小小年纪就跟随父亲学习。 他的父亲薪资不高,能够给他提供学习的环境已经很不容易了,没办法顾及到他的身体,所以,任弼时可能从小时候开始身体就比较脆弱。 1920年,他因为家庭困难,没有办法继续求学,于是,他就想到加入俄罗斯研究会勤工俭学,而这个俄罗斯研究会,正好就是毛主席与何叔衡建立的组织。 任弼时 当时,俄罗斯研究会能够给到学生的钱和食物并不多,但任弼时入会后,发现会员都是和他志同道合的人,虽然生活过得非常拮据,但他依旧坚持了下来了。 后来,任弼时在俄罗斯研究会的影响下,走上了革命的道路。 1921年,任弼时准备和刘少奇一起前往苏联学习,当时苏联正值战争时期,粮食紧缺,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每天只能领到200克的黑面包。 因为每天要忍受饥饿努力学习,又背负着比较沉重的压力,所以,任弼时的身体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不是很好。 任弼时(右) 回国之后,任弼时又选择做一个地下工作者,时时刻刻都处在精神紧绷的状态,他不害怕追捕,按时给组织提供情报。 国共合作破裂后,任弼时被叛徒出卖,身份暴露,最后被国民党抓捕入狱。 国民党用了无数残忍的刑罚,逼任弼时说出他知道的所有情报,但他仍然什么都不肯回答,身体再怎么痛苦也没有说出一个字。 “我什么都不知道!” 任弼时 经历了整整半年的严刑拷打,任弼时没有屈服,当他被组织救出后,已经奄奄一息了。 之后,组织就将他送往了医院,当他的身体刚刚好转,便要求继续工作,无论组织和同事们如何劝说,他还是坚持继续工作。 一年之后,他再次因为被人出卖,被捕入狱,在狱中他再次受到了非人的折磨。这两次入狱给他的身体留下非常严重的后遗症。 其实,任弼时已经不适合在继续进行高强度的工作了,可能他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,但他却没有停下,反而更加卖力地去工作。 任弼时 任弼时先生和普通人一样都是血肉之躯。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,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去调理身体,而是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。 他不希望身体问题给工作带来麻烦,更不想拖党的后腿,比起自己的身体,他更放不下这个还在成长中的国家。 身体问题开始显现 一直以来,任弼时的身体都潜藏着一些问题。 任弼时 1948年,党中央和毛主席移驻西柏坡,当时解放战争胜利已经近在眼前,部队的条件也越来越好,毛主席就决定,让苏联医生给一部分担任重要职位的干部检查身体。 这个时候就检查出任弼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,脏腑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损伤,这个结果可吓坏了众人。 任弼时平时并没有表现出异常,身边的战友和他都忙于工作,没有人注意到任弼时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了。 “你一定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,不能再上战场,更不能再操劳了。” 任弼时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非常担心他,都劝说他停下手中的工作。 “如果不让我工作,我也不知道干什么。” 当时正处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候,任弼时从投身革命开始,就没有一刻休息过,这个时候让他休息更是不可能的。 毛主席和周总理不给他派工作,不让他上战场,他就去带着后勤部队,给各个战区运送物资,不辞辛劳,而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奔波和操劳所带来的压力了。 任弼时 1949年3月,任弼时身体中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,他在做工作汇报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头晕和呼吸困难等症状。 同事们发现了就立刻带他去进行检查,医生检查出他的脑部血管出现了器质性病变,这种病变是不可逆的,如果想要缓解就必须要停下手中的所有工作。 毛主席也不由着他了,让任弼时去干休所静养,医生建议他平时的生活都要以休闲娱乐为主,不能继续操劳。 但任弼时却闲不下来,休息的时间就让人帮他念报纸,他是一定要知道目前中国的局势和状况的,就像随时待战的士兵一样。 任弼时 1949年9月,任弼时的身体并没有好转,甚至有了恶化的趋势,开国大典即将到来,可是他却连下床的能力都没有了,怎么能够去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呢? “弼时,你这次不能参加开国大典,我们都很遗憾,但是你必须要将身体养好,才能出去好好看看我们的新中国。” 周总理这样宽慰他。 10月1日,任弼时躺在床上听着实况广播,当国歌回荡在房间的那一刻,他热泪盈眶。 任弼时 “所有的同志都在等着这一天!” 直到1949年底,任弼时也不见好转,只是精神头足了些,于是,中央决定让他去苏联疗养。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,医疗体系和医疗设备并不完善,而苏联已经是一方大国,医疗水平很高,许多受伤和生病的干部都曾赴苏联治疗,后来,周总理也因病去过苏联。 任弼时到了苏联后,被安排在疗养院里,医疗设备齐全,他的身体逐渐好转起来,病情也稳定了许多,只是一些身体受到的伤害已经不可逆转了。 任弼时 1950年,周总理访问苏联,工作完成后就去拜访了还住在疗养院里的任弼时。 “我已经好很多了,最近在研究苏联的经济发展,以后回去了才有用武之地呢!” 任弼时虽然表现得非常轻松,可周总理一点也不敢相信他。 “你总是闲不下来,身体要真的好了,才能工作。” 任弼时 其实比起身体的疼痛,他更害怕没有工作。 过了一段时间,苏联的医生终于同意任弼时工作了,但是工作时间每天不能超过四小时,而且也不能每天都工作。 但任弼时忙工作的时候就忘记了医生的嘱托,有些时候从早忙到晚,只要不被人发现,一忙就是一整天。 大病初愈的身体本来就脆弱,需要时间恢复,任弼时却借着“朝鲜战争局势紧迫,需要密切关注”的理由又开始不停地工作。 任弼时 幸运的是,这个时候任弼时已经好转了很多,身体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。 毛主席也告诉任弼时。 “你一定要好好养病,这样在明年的10月1日,你就可以上天安门去了。” 果然,任弼时听了这句话就“老实”了一点,虽然依旧经常工作,但他开始注意调理身体,也按照医生的嘱托准时休息。 任弼时 1950年的10月1日,任弼时终于在祖国一周岁生日这天登上了天安门。他看到天安门下的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,冉冉升起的国旗深深地映在了他的眼中。 旧病复发,抢救无效 在参加完这一次国庆典礼后,任弼时像是完成了一个心愿,又开始不停地工作。 毛主席正在与干部商量抗美援朝的这段时间,任弼时也为此不辞辛劳地工作着,每一场会议都会参加,他不断地透支着自己的身体。 不久之后,任弼时的血压突然升高,立刻就被送进了医院。 任弼时 1950年10月25日,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朝鲜战争的第一场战争,也正是这一天,任弼时由于病情太过严重,被推进了手术室。 在进入手术室前,任弼时告诉妻子陈琮英。 “我不想让周总理看到我这副样子。” 而周总理在这一天要赶赴苏联,去苏联商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些事宜,而他顺便把任弼时的病例也一起带上了。 任弼时和毛主席 周总理没有见到任弼时,他只好在手术室外安慰陈琮英。 “我把任弼时同志的病例带去苏联,苏联的医生一定会有办法救他的,等这次手术做完,任弼时同志好转一点了,我们再把他送去苏联。” 10月26日,任弼时安全的从手术室出来了,所有人都特别庆幸,陈琮英把周总理的话告诉了任弼时。 “等他从苏联回来,我也好得差不多了,我们也能一起喝个茶,叙叙旧。” 任弼时 但没想到,这一天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,次日中午,任弼时便因抢救无效去世了。 周总理在苏联听闻这个消息后,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回来,他摘下眼镜,捂住眼睛,无声地悼念这位逝去的战友。 周总理从苏联回来后,陈琮英才告诉他。 “他脾气倔,我们不让他工作操劳,他是谁的话也不听,手术完刚好了一点,他又去看文件,你去苏联那天,他不想你看到他虚弱的样子,一定要马上开始手术,说等你回来,他就精神多了。” 任弼时 陈琮英说罢,豆大的眼泪便落了下来。 任弼时不愿意见到周总理,是不希望曾经一起在战场上共同进退的战友,看到他如今虚弱的样子。 他希望周总理看到的,一直都是精神抖擞,时刻备战的任弼时,就像他们年轻时那样。 惺惺相惜的战友情 任弼时和周总理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。 任弼时 红军长征的时候,任弼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,他也给红军战士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,周总理当时虽然没有见过他几次,却十分的倾佩他。 长征之后,他们在延安会合,虽然长征结束了,但任弼时却丝毫不敢懈怠,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连周总理都自叹不如。 任弼时和周总理在延安的时候,住在一个地方。 当时,任弼时工作了一夜之后觉得有些闷,就想去外面透透气,但是又害怕吵醒周总理,于是,他只能就翻窗出去,结果他发现周总理也在外面。 任弼时 周总理因为患了支气管炎,喉咙疼痛瘙痒,经常咳嗽,害怕打扰任弼时休息,就去外面,想等不咳嗽了再回去。 他们两个人都考虑到了对方,二人也因此成为了朋友,他们一起办公,互相请教,一起探讨问题,感情也越来越深厚。 正是因为这样,他才不愿意让周总理看到,原本那个意气风发的任弼时,如今却如此“羸弱不堪”。 周总理经常看到他不辞辛劳地工作,也曾劝过他。 任弼时 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要先养护好身体,以后才能工作得更好。” 任弼时并不是不听别人的劝告,只是,他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,如果再不努力一点工作,可能就没办法工作了。 “正是因为活不长,才要赶快工作。” 这句话让人非常心酸,老一辈的革命家们不辞辛劳地工作,就是为了建立新中国。 任弼时 叶剑英曾把任弼时比作“党的骆驼”和“中国人民的骆驼”。 因为任弼时身上的担子沉重,他却从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,不敢放下身上的重担,不放心把他交给任何人。 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没有好好地享受过,而是又找准了一个目标开始奋斗,又开始为了新中国的未来而操劳,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舍得浪费。 “五大书记”之一的任弼时英年早逝,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他扶灵柩,给他送葬,这是他们对任弼时同志的哀悼和痛惜。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