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接盘侠,为何越来越多?

2022-08-25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股市瞬息万变,投资难以决策?来#A股参谋部#超话聊一聊,[点击进入超话]▍盐财经作者|邹迪阳编辑|一刀疫情发......
2345影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 https://www.2345ys.org

股市瞬息万变,投资难以决策?来#A股参谋部#超话聊一聊,[点击进入超话]

▍盐财经

作者 | 邹迪阳

编辑 | 一刀

疫情发展至今,大众的健身方式经历了数轮洗牌。跟练刘畊宏的热乎劲儿还没过,飞盘运动又加快了抢山头的步伐。

根据小红书今年1月发布的《2022十大生活趋势》,过去一年里,飞盘相关内容的发布量同比增长了6倍。

在平台上搜索“飞盘”,弹出的相关笔记已有8万多条。除了po装备、介绍规则和攻略,不少人还上传了运动时的高清美图。

图截自小红书

“精致露营不算什么,玩飞盘才是露营的娱乐内核”,正成为弄潮儿们的共识。

与此同时,随着热度飙升,这项运动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。“网红经济产物”,“舔狗才会玩”,“大型人类返祖现场”,诸如此类形容,足以印证飞盘所遭受的讨伐之尖刻。

究竟是隶属于特定圈层的狂欢,还是酝酿变革的新大陆?要捋清这个问题,得先回溯下飞盘的故事。

一块圆盘的“东游记”

听起来或许有些离谱,但飞盘运动最初的诞生,和养宠物关系不大,倒是能跟餐饮业沾点儿亲。

19世纪,美国面包师William Russell Frisbie用本名创办了一家馅饼公司,来自附近的学生常把空的馅饼盒扔给彼此取乐。

由于包装盒是金属的,抛的人会大叫“Frisbie!”来提醒准备接的人。慢慢地,一种新的运动方式由此演化而来,被命名为“Frisbie”。

作为正规体育用品的飞盘,则是到了1948年,才由美国发明家弗瑞德·莫里森制作出来。这种飞盘结合了空气动力学原理,通过塑胶材质降低抛接的难度,提升安全性。

1966年,设计师Ed Headrick设计了第一块职业飞盘。两年后,新泽西州Maplewood的高中学生在夏令营期间,融合橄榄球、足球和篮球等规则,发明了极限飞盘。随着玩法确立下来,周边的高校掀起飞盘运动热,还成立了相关协会,飞盘在欧美的受众基础日益扩大。

说到飞盘运动在中国的发轫,不得不提到一部经典美剧《大西洋底来的人》。这部1977年由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科幻系列剧,为我国引进的首部美剧。

该剧热播的同时,也带火了一批西洋流行物什,其中便包括飞盘,这个造型奇特如UFO的圆盘,与其关涉的沙滩、度假等意象,在物质并不丰裕的当刻,对于重塑国人运动和消费观念有着极强的效用。

《大西洋底来的人》剧照

2000年在上海举办的上海国际极限飞盘公开赛,可视作飞盘运动在国内由零散走向组织化、常态化的标志。彼时,参赛者大多为驻华办公的外国人。

此后短短几年内,北京“Big Brother”俱乐部、上海沪蛙飞盘俱乐部等专业队伍相继涌现。2006年,深圳有了国内第一个飞盘网站,在这股气侯的带动下,更多民间社团加入到飞盘运动的行列中,形成了影响力较广的生态圈子。

尽管看起来操作简单,发展到今天,飞盘运动已衍生出十几种玩法,包括极限飞盘、掷准飞盘、躲避飞盘等等。目前,我国最流行的是极限飞盘(Ultimate),这项运动又称团队飞盘,采取七人制,比赛没有裁判,选手男女不限。

战术方面,极限飞盘要求进攻双方在100m * 37m的长方形场地进行对抗赛,借助各种方式的跑动、相互传递,将飞盘投掷进得分区即可得分。

团队飞盘场地图

和篮球、足球等强对抗性的团体竞技项目比起来,极限飞盘虽在规则设置上略有重合,但整体运动强度不大,参与门槛低,尤其是改良后的新型极限飞盘,“极限”二字更像个点缀,因此画风更为绅士,对女生具有天然的友好性。

另一方面,类似易于上手、没有肢体冲撞的特点,让飞盘运动在部分人看来,注定难登“大雅之堂”。

单是从国际体育界对飞盘的态度中,便能窥出些蹊跷。早在1985年,世界飞盘联合会(WFDF)便已成立,极限飞盘也在2001年被世界运动会(World Game)列为正式项目,但在2020东京奥运和2024巴黎奥运前,飞盘的两次入奥申请均以失败告终。

《脱口秀大会》第四季中,小北曾以 “玩狗不如当狗”的段子,调侃了飞盘运动的爆火。其间贯穿的弦外音,间接道出了“局外人”不待见飞盘的心声:

一个沉淀着悠久发展历史的舶来符号,小众趣味项目,何以跃升为潮流象征?

当运动成为社交场

在视飞盘为炒作的人看来,比起正经运动,飞盘糅合了更多的阶层身份意味。

作家蒋方舟曾发出感叹:“马拉松是中产的广场舞。”近几年,从马拉松、健身到露营,从飞盘、滑雪到腰旗橄榄球,再到路亚、飞钓等钓鱼的流行分支,闲不住的中产似乎总在游猎新的目标,既能彰显精致的生活态度和趣味,又能予人健康、自律的加分印象。

而它们所招致的诟病和嘲讽,往根上刨也不难理解,那就是当运动规则不断简化后,成为一种跟风、时髦的行为,其原有的物理驱力,尤其是以古希腊奥林匹克精神为代表的价值观便被大幅消解,乃至扁平为“鸡肋感”凸显的仪式,稳居鄙视链底端。

腰旗橄榄球(小红书:@weellxxbaby)

要试图叫板这种论调,或提供些补充性的纠偏,得先将目光落在当下。以“全民健身”等政策的提出为契机,运动健身早已迈向“分众”时代,延伸出具体而多元的内涵。换言之,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现实条件,选择最适配的项目。

拿上述几种“新兴中产运动”来讲,参与者的日常多被工作填满,只能利用午休、周末等碎片化的空闲,进行些解压消遣的活动。而在极限飞盘的案例中,男女混合、易于上手的特点,又冲淡了运动的专业属性。

此时,飞盘更像是一种新型社交货币,方便了人们以低成本的组团方式,攫获运动的满足和归属感。

至于这种以社交为基底的运动,和其他硬核的团队项目比起来,是否注定更“low”,其实本无争执的必要。就像足篮排等球类运动,其推广和普及也搭载了一定的社交功能,极限飞盘和与其类似的新物种,说到底只是借了分享平台的兴起,在单个维度上走得更远、曝光更频繁。

然而,正是这种以获赞为出发点的晒图机制,催生了飞盘在民间的又一罪状:裸露的“性暗示”。

翻开多篇情感和措辞激烈、正面炮轰飞盘的文章,都能发现相关的评价。

“飞盘集合了社交、撩骚、秀蜜桃臀等诸多先锋元素,可就是和运动无关。”在一篇题为《你是玩飞盘吗?你是馋她身子!》的爆款文中,作者如是说道。

其控诉的出发点,系于近来侵占小红书等平台的“飞盘局”美图,上镜者多为身材姣好、英姿飒爽的俊男靓女,身着Lululemon、Nike等氪金装备,尽情展示傲人的曲线。加上男女共赛,难免让人生出微妙的联想。

不仅如此,许多飞盘场地和俱乐部为了纳新,还会效仿旅游景区,提供专门的拍照服务。批量产出的滤镜和大片越是养眼,越坐实了玩飞盘=摆拍,令其在公众视野里的定位逐渐跑歪。

晒飞盘的女孩子们(小红书:@苏小七)

有人顺势发明了“飞盘媛”等词汇,用来指称那些打着运动的幌子、靠“软色情擦边球”引流吸粉的女网红。

除了飞盘,当前许多体育赛事中潜在的性别话语,都正经受着严格的审视和解剖,这无疑和席卷全球的性别平权趋势分不开。而区别于足球宝贝等噱头般的花瓶形象,国内玩极限飞盘的人,本就以女性居多,此时用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绰号,将其定义为某种下三滥的运动,未免有刻板和污名化之嫌。

事实上,任何运动场合都存在好面子、博眼球的人,其背后的欲望作祟,和性别并无绝对的关联。真正热爱飞盘运动的玩家,也断不该因此被误解。

与其将围绕飞盘的极端情绪对峙,归结为偶发事件,毋宁说任何小众的运动,在走向更大舞台前,都要经历从“赋魅”到“祛魅”的蜕变过程。

同样地,国内飞盘运动的生意经,目前仍处在催熟阶段。

商业路漫漫

对每个接触新领域的人来说,化身“装备党”,无疑是将气势拉满的捷径,极限飞盘的爱好者也不例外。

前文提到的名牌紧身衣、球鞋等,是年轻人凹造型的首选。

从头武装到脚,站在聚光灯下,不管有几成技术实力,都能赚足全场的注视。通过和其他运动潮品的销售链捆绑,飞盘隐性的利润空间得以进一步拓宽。

除了周边装备,作为核心要素的飞盘,也正搭上增长的快车道。目前,我国生产飞盘器材的本土公司主要有两家,分别为杭州的翼鲲飞盘和深圳的艾克飞盘,二者运营飞盘已长达十几年。另有一些嗅到商机的户外品牌,紧跟着出现在了瓜分市场的行列中。

普通飞盘价格并不高

值得注意的是,在天猫、京东等平台,普通款飞盘的售价并不高,多在50-100元左右,真正暴利的,是走高端路线的定制款飞盘。

从2021年开始,诸多奢侈品牌先后与飞盘联名,前有Neighborhood的唱片飞盘,后有Supreme的耶稣祷告印花飞盘,连香奈儿也推出了一款碳纤维飞盘,价格高达11000美元。

一些迅速崛起的新消费品牌,譬如植物基Oatly、三顿半等则通过将Logo印在飞盘上,争取刷脸和出圈的机会。

就像由球星亲笔签名的篮球、足球等体育用品,比起入门装备,这类飞盘更像是专为高净值人群打造的收藏品,其款式的选取大有学问。此外,瞄准年轻人标榜个性的需求,DIY艺术飞盘、盲盒飞盘等垂类亦不断问世,如同游戏中可穿戴的皮肤,诱惑着大群目标受众。

诚然,任何户外运动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,不能光会耍嘴皮子,在装备上做文章,“场景”的搭设同样重要。

所谓“场景”,在飞盘运动中指向的主要是比赛场地、俱乐部等因素。现阶段,国内的极限飞盘深受场地条件制约,参赛者基本都是在100m*68m的足球场上玩,继而导致了占用场地等副作用。

场地运维的成本也是个问题,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,一般的室外足球场地按面积不同划分,仅2小时的租金便达1000元。如果附带上教练、器材、打车、手套、摄影等服务的费用,盈利空间就更薄了。

为削减比赛负担,近来飞盘运动“俱乐部化”的趋势越来越明显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今年5月3日,全国已有飞盘俱乐部和社群206个、高校飞盘队157支。部分活跃的社群,会员数甚至多达成百上千。

然而“结盟”数量的井喷,不仅加剧了场地难订,也无助于实现收支平衡。刨去各种名头的费用,一场飞盘活动的毛利润约在2000-3000元左右。

以每周6-10场飞盘局来算,一个俱乐部每月的收入在6-10万浮动,若没有广告赞助等红利,很难获得稳定、可持续的增长。

为了赚钱,个别俱乐部选择另辟蹊径,例如伙同相亲机构,做起“飞盘相亲”,并对参与者提出了一长串“入会要求”。可以想见,这种脂粉气十足的做法,只能让飞盘离大众更遥远,且彻底沦为婚恋市场的附庸。

参加“飞盘相亲”的“入会”要求

中下游业务方面,不少人寄望于靠青训、官方赛事等渠道,来激活飞盘的受众面,打开市场体量。遗憾的是,飞盘虽已在多所高校形成专业队伍,但暂未被大规模纳入特色体育课,因此缺少相关知识科普、孕育和输出人才的桥梁。

在赛事举办上,即便是已经成功举办了22届的上海公开赛,因没有强大的赞助商坐镇,飞盘运动的整体商业化进程也颇为缓慢。可见,飞盘这门看起来吃香的生意,距离真正“破圈”,成为全民化的产业,注定还隔着一段距离。

王逸鹏(右)

所幸,拐点已经到来:5月8日,中国飞盘选手王逸鹏被美国底特律Mechanix队相中,成为首个入选美国职业极限飞盘联赛的国内运动员;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,主办方美国作为飞盘运动的老家,有相当概率促成飞盘“入奥”。

届时,飞盘在国内的认可度必将迎来飞跃,连同国家队的筹建,也将正式提上日程。

在那天到来前,从业者能做的,无非是少打歪主意,真正立足于玩家们灵活的需求,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,以便让这块均重不到200克的小圆盘,在半空飞得更久一点。

参考资料:

1.《你是玩飞盘吗?你是馋她身子!》,三表的表,三表龙门阵

2.《飞盘,让年轻人上瘾的新潮运动》,柳牧宗,钛媒体

3.《被露营支配后,年轻人又对飞盘上瘾了》,赵若慈,豹变

责任编辑:刘万里 SF014
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城厢生活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城厢生活网 X1.0